踏上西柏坡这片红色热土,仿佛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这里不仅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精神的发源地。1949年春天,在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以"进京赶考"的比喻,向全党发出了永葆初心的时代叩问。
走进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几间简朴的土坯房。毛泽东旧居内,一张木床、一盏油灯、几把旧藤椅,构成了领袖的全部生活用品;军委作战室里,斑驳的墙壁上依然悬挂着当年的作战地图,三张方桌拼成的会议桌上,仿佛还能看到将领们运筹帷幄的身影。这些实物无声地诉说着:正是靠着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共产党人才能在这小山村里指挥千军万马,取得革命胜利。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是最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在这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简陋会场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告诫全党要保持"赶考"的清醒。会场保持着原貌,木制长条凳、简易的主席台、斑驳的党旗,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时刻。
在西柏坡纪念馆,一组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生动再现了"赶考"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同志的手稿复制品,上面"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批示力透纸背,彰显了共产党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清醒。
站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远眺,青山环绕,碧水长流。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革命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伟大转折,更孕育了历久弥新的"赶考"精神。今天,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牢记:时代的考卷常新,共产党人的初心永恒。西柏坡的"赶考"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