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启程“进京赶考”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提出“两个务必”,并立下“六条规定”,要求全党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70多年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自我革命精神。从滹沱河畔的“六条规定”到新时代的八项规定,体现的正是我们党“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优良作风。今天,在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仍需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一、西柏坡时期的“六条规定”:奠定“进京赶考”的作风基石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也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预见革命胜利后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贪图享乐问题,明确提出“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的“六条规定”。这些规定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治党智慧,成为我们党作风建设的重要源头。
西柏坡红色传承干部学院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始终将“六条规定”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重温这段历史,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警醒。平山县委党校在开展西柏坡党性教育时,也特别强调“六条规定”的现实意义,引导学员从历史中感悟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赓续“有盐同咸”的为民情怀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严查“车轮上的腐败”,从遏制“会所中的歪风”到打击“节日里的腐败”,八项规定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八项规定与西柏坡“六条规定”一脉相承,都体现了我们党“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在西柏坡党性教育中,学员们通过对比学习“六条规定”和“八项规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三、以党性教育筑牢作风根基,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西柏坡精神是永恒的党性教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西柏坡党性教育中汲取力量,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西柏坡红色传承干部学院和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应深入挖掘“六条规定”的时代价值,将其融入党性教育课程,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有盐同咸”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真正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强化制度约束,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从“六条规定”到“八项规定”,我们党不断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新时代更要强化监督执纪,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确保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作者:西柏坡红色传承干部学院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