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柏坡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西柏坡

传承西柏坡精神:调查研究当 “钻后院、察角落”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14 08:55:20 浏览量:

西柏坡培训基地,西柏坡干部培训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简陋的土坯房见证着历史的转折。七届二中全会上,“两个务必”的警钟在这里敲响,为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石。然而,这份清醒从何而来?回溯那段峥嵘岁月,答案清晰可见:深入基层、体察细微的调查研究,正是西柏坡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实践品格与力量源泉。

“钻后院、察角落”——这朴素话语背后,是穿透表象、抵达真实的决心。毛泽东同志在指挥战略决战间隙,其足迹却常出现在村巷深处。1948年4月,他长途跋涉至晋绥边区蔡家崖村,深入农家院落,细致观察村民饮食起居,甚至亲手掂量百姓口粮布袋的轻重;在普通农家的炕头上,他耐心倾听农民对土改政策的真实心声。这些“后院”与“角落”中的躬身实践,汇成了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坚实依据,让“耕者有其田”的愿景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磅礴力量。

历史启示当下:真正的智慧与民心,往往藏在那些需要俯身探访的“后院”与“角落”里。 它们并非宏伟叙事的主舞台,而是生活肌理最本真的呈现之处。倘若调研止步于精心布置的“前厅”,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得到的只能是过滤后的风景,失去的是泥土的芬芳与民心的脉动。西柏坡的灯火之所以能穿透历史迷雾,正因其光芒源于对最深处现实的烛照。

时代在变,但“后院”与“角落”的价值永恒。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形式主义的“盆景式调研”、走马观花的“悬浮式考察”,仍是阻碍我们感知真实、科学决策的顽石。唯有传承西柏坡精神,主动“钻”进矛盾集中、情况复杂的“后院”,“察”访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民生“角落”, 方能在细微处见真章,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正是西柏坡培训基地在新时代承载的使命。当一批批学员踏上这片热土,不仅是在重温“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更是要实地体悟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的厚重分量。西柏坡干部培训的核心课程之一,便是引导干部如何真正沉下去:告别预设路线,在太行山深处的村庄与老乡同坐一条板凳,在田间地头感知乡村振兴的痛点与希望,在社区“隐秘的角落”里读懂基层治理的密码。这种“身入”更要“心至”的淬炼,使西柏坡精神从历史坐标转化为现实能力。

“钻后院、察角落”,本质是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实践哲学与深沉的人民情怀。它呼唤我们:

以“钻”的韧劲,穿透层层屏障,主动走向矛盾深处;

以“察”的敏锐,捕捉无声细节,倾听那些微弱却真实的声音。

当更多干部在西柏坡干部培训中重拾这份“后院”情怀,当调查研究真正回归“泥土气”与“烟火味”,西柏坡所昭示的清醒与力量,才能如源头活水,永不枯竭。

历史深处那盏油灯的光芒,终究要照亮今日前行的路径——唯有放下身段,深入那些被繁华遮蔽的“后院”与“角落”,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大地的心跳,在新时代征程中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西柏坡培训基地 陈老师

传承西柏坡精神:调查研究当 “钻后院、察角落”-走进西柏坡-西柏坡培训基地【官网】_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_西柏坡红色传承干部培训学院-西柏坡培训基地【官网】_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_西柏坡红色传承干部培训学院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