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柏坡这片红色热土上,历史的回音从未消散。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如洪钟大吕,穿越时空,至今仍振聋发聩,成为西柏坡青年干部教育的核心精髓。
当我们谈论"眼睛向下"时,不禁想起周恩来同志在西柏坡时期的一件轶事。据史料记载,周总理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坐在炕头与农民促膝长谈,细致询问庄稼收成、家庭生活。有一次,他发现一位老农家的水缸有裂缝,立即安排人员帮助修补。这种"眼睛向下"的为民情怀,正是西柏坡精神的生动注脚。
西柏坡培训基地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让年轻干部重温这段历史。学员们踏上这片土地,参观中共中央旧址,聆听专家讲解,参与情景模拟,在革命先辈奋斗过的地方思考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这种培训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淬炼。
当今青年干部身处伟大变革时代,更需要传承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干部们"眼睛向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俯下身去,才能挺起胸来;只有扎根泥土,才能茁壮成长。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面临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到建设的重大转折。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种学习精神对当代年轻干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西柏坡青年干部教育中,学员们不仅学习历史,更结合现实,探讨如何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解决当代问题的能力。
"眼睛向下"意味着虚心向群众学习。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广泛听取各阶层意见,凝聚最广泛共识。今天,年轻干部更应当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小巷,倾听人民心声,汲取民间智慧。这是工作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泉。
同时,"工作向上"要求我们提升工作标准和思想境界。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在简朴的农舍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种在艰苦条件下创造辉煌的壮举,激励当代年轻干部不论环境如何,都要追求卓越、力争上游。
西柏坡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员们通过走访当地群众,开展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种培训模式使年轻干部既提升了政治站位,又增强了实践能力。
西柏坡精神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眼睛向下"是方法也是态度,"工作向上"是目标也是结果。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真正了解下情,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高质量决策;只有胸怀远大目标,深入基层才更有方向和成效。
当代青年干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西柏坡红色教育,干部们能够从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提升能力素质。这种培训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未来的展望;不仅是精神的传承,更是行动的指南。
在西柏坡,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艰苦奋斗的故事,每一件文物都彰显着为民情怀的崇高。年轻干部在这里培训学习,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升华。他们带着这份收获返回工作岗位,必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眼睛向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工作向上",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精彩篇章。
西柏坡精神历久弥新,西柏坡青年干部教育意义深远。当我们真正读懂西柏坡,就能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就能践行"眼睛向下,工作向上"的实践要求,就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