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西柏坡培训基地的青砖灰瓦上,远处太行山脉层峦叠嶂,红旗在中央大院旧址前迎风飘扬。一群身着统一深蓝色制服的企业学员正列队站立,专注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七十多年前那段“进京赶考”的历史。这是某知名供应链企业为期三天的西柏坡红色培训专题活动中的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链管理骨干们在此接受了一场思想与业务的双重淬炼。
场景沉浸:在历史现场感悟斗争智慧
培训首日,学员们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中央军委作战室和毛泽东旧居。在仅有四间土坯房构成的军委作战室里,看着墙上斑驳的军事地图和简陋的通讯设备,负责全球物流网络的采购总监李伟深有感触:“很难想象就是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现代供应链管理同样需要这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智慧,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性国际物流中断时。”
在西柏坡纪念馆,透过展柜里泛黄的文件实物,学员们注意到当时解放区实施的物资调拨制度。供应链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颖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这种跨区域统筹调配的模式,与现代供应链中的协同库存管理理念高度契合。红色政权当年用最低成本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物资保障,这对我们优化跨境供应链韧性很有启发。”
专题教学:红色基因与现代供应链管理融合
本次西柏坡培训基地特别设计了系列定制课程。在题为《西柏坡时期的物资保障体系对现代供应链的启示》专题讲座中,党校教授通过大量史料案例指出:“当年采用的生产资料集中调度、运输通道军民共用、情报信息共享等机制,与现代供应链中的VMI(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运输、信息协同等理念不谋而合。”
在情景模拟环节,学员们分组进行“淮海战役支前物资调度”沙盘推演。各小组需要根据前线战况变化,在运输工具有限、道路条件恶劣的约束下,合理调配粮食、弹药、药品等物资的配送优先级。“这个模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应急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快速响应和动态优化,”智慧物流事业部负责人张坤在分享时表示,“相比革命前辈们在手写单据条件下实现的精准调度,我们现在的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更应具备这种应变能力。”
行业践行:将“赶考精神”融入供应链建设
培训期间,企业特别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柏坡夜话”研讨会。围绕“新时代供应链人的赶考之路”这一主题,学员们结合行业特性展开热烈讨论。全球运营总监陈伟提出:“当前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我们正如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一样,面临一场新的‘赶考’。必须传承敢于斗争、善于创新的精神,在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交出合格答卷。”
在最后的总结仪式上,企业党委书记表示:“选择在西柏坡培训基地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让供应链管理团队从红色历史中汲取营养。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从农村走向城市、从革命走向执政的重要转折点,而当今供应链行业也正处于数字化、全球化转型的关键期。我们需要发扬‘两个务必’精神,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构建现代化供应链体系的新征程上继续‘赶考’。”
结业典礼上,学员们手持特别设计的“新时代供应链赶考人”结业证书,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庄严宣誓:“恪守供应链安全底线,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为建设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努力奋斗!”铿锵誓言回荡在西柏坡的青山绿水间,传统革命精神与现代供应链管理在此刻完成了跨越时空的融合。
此次西柏坡红色培训不仅是一场思想洗礼,更成为企业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新起点。参训归来的业务骨干们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包括建立基于风险共担的供应商联合储备机制、开发供应链中断智能预警系统等十余项创新举措。正如一位学员在培训心得中所写:“西柏坡的精神密码已经解码为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快速响应、协同共享、底线思维。这是我们此次培训最宝贵的收获。”
西柏坡培训基地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