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西柏坡——这个普通而伟大的山村,曾是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新中国曙光初现之际,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警世箴言。西柏坡培训基地正是依托这一厚重的历史底色,将“两个务必”所蕴含的深邃智慧与如磐初心,转化为新时代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澎湃力量,为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滋养。
走进历史现场,感悟“赶考”的永恒警示。步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狭小的作战室、简陋的陈设无声诉说着革命年代的艰辛与纯粹。正是在这土墙泥瓦之间,领袖们运筹帷幄,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然而,胜利在望之际,党中央却以非凡的清醒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命题。在西柏坡培训基地的现场教学中,学员们置身于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仿佛能听到历史深处的谆谆告诫: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是更严峻的“赶考”。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比喻:“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这种对胜利后风险的深刻洞察,是西柏坡红色教育最核心的警示资源,时刻提醒我们,廉洁自律的堤坝,一刻也不能松动。
深挖精神富矿,汲取“两个务必”的防腐伟力。“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所在,更是抵御腐败侵蚀的强大思想武器。西柏坡培训基地通过专家深入解读、沉浸式情景再现、学员互动研讨等方式,引导学员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代价值。当学员们了解到领袖们在西柏坡时期,毛主席拒绝吃一碗特供的红烧肉,周恩来同志一件睡衣补了又补,朱德同志亲自下田开荒生产,这些具体而微的廉洁细节,无不闪耀着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的光芒。西柏坡红色教育正是通过这些生动教材,让学员们明白:谦虚谨慎,才能保持清醒,看清权力背后的陷阱;艰苦奋斗,方能磨砺意志,抵制奢靡享乐的诱惑。这份精神力量,是任何糖衣炮弹都难以攻破的坚固防线。
传承红色基因,锻造新时代廉洁担当。西柏坡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铭记,更在于传承与实践。西柏坡培训基地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将历史启示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密结合。学员们通过专题学习,探讨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坚守初心、抵制“围猎”;通过案例剖析,反思贪腐之害,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廉洁承诺等庄严仪式,将西柏坡的红色基因内化为行动准则。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党员干部将“两个务必”融入血脉,转化为在各自岗位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坚实行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西柏坡,这座精神的灯塔,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深邃的思想光芒,持续照亮着共产党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道路。在西柏坡培训基地接受深刻的西柏坡红色教育,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锤炼,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精神洗礼。它让我们深刻铭记“赶考”的命题远未结束,唯有常怀“两个务必”的敬畏之心,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方能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西柏坡培训基地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