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东麓,滹沱河畔,西柏坡——这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小山村,早已超越其地理界限,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70多年前,正是在这里,党中央运筹帷幄,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这里,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向全党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著名告诫,为即将走向全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走进西柏坡,就是走进党性教育的源头活水。 踏上这片热土,青砖灰瓦的西柏坡培训基地静默矗立,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那幅巨大的军事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与箭头,不仅勾勒出战争胜利的轨迹,更昭示着共产党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政治智慧和战略定力。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重温“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如同历史的惊雷穿越时空,直击心灵深处。它警示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挑战如何艰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清醒认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优良作风,始终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抵御风险诱惑的坚固堤坝。参与西柏坡培训,就是一次在历史现场对初心使命的深情叩问,一次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深刻体悟。
“两个务必”是历史明镜,更是照亮当下的精神坐标。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深刻洞悉革命胜利后党面临的全新考验,将“两个务必”作为执政“赶考”的精神法宝。这份清醒与坚定,穿越历史烟云,在新时代依然放射着真理的光芒。今天,我们踏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如何避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两个务必”为我们提供了永不褪色的答案。它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
常怀“赶考”之心: 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摒弃任何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思想。
永葆奋斗之志: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攻坚克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前行。
恪守为民之本: 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
西柏坡培训,正是新时代党性淬炼的熔炉。 依托丰富的革命旧址和珍贵的文物史料,西柏坡培训基地精心设计了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课程体系。在这里,学员们可以:
沉浸历史现场: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和生活过的旧居前驻足沉思,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里聆听历史回响,身临其境地感悟创业维艰。
重温红色经典: 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度解读“西柏坡精神”特别是“两个务必”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对照反思提升: 将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作为镜子,深刻检视自身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参与西柏坡培训,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灵魂的触动、党性的升华。它让学员们在历史的厚重回响中汲取力量,在精神的源头活水中校准航向,从而更加自觉地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提升履职能力。
走进西柏坡培训基地,接受一次深刻、生动、触及灵魂的西柏坡培训,就是追寻共产党人的精神根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擦拭初心、砥砺品格、淬炼党性。让我们从西柏坡再出发,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将“两个务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西柏坡培训基地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