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赓续红色血脉,锤炼党性修养,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育人水平,近日,武汉高校总务后勤部党总支部组织骨干党员干部,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参加了由西柏坡培训基地精心承办的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以“牢记‘两个务必’,提升履职本领,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的西柏坡党性教育与前沿实践考察,为高校后勤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精神动能。
一、 初心之地淬炼党性: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回响
巍巍太行,滹沱河畔。培训班的第一站来到了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在这里,全体学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和廉政教育馆。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面对鲜红党旗,学员们庄严宣誓,重温入党初心,深刻领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深邃思想和时代价值。
西柏坡干部培训的课堂上,专家教授的深度解读,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生动再现。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西柏坡不仅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更是“立规矩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大家围绕“后勤工作如何传承西柏坡精神,应对新时代‘赶考’”、“如何在服务师生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来自某高校后勤部的张处长感慨道:“站在前辈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土地上,更能体会到后勤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当年‘小米加步枪’的背后,是高效、廉洁、可靠的后勤支撑。今天,我们高校后勤人更要发扬这种精神,为教学科研保驾护航。”
二、 红色足迹砥砺前行:多维教学线路的实践启迪
本次培训的教学线路设计丰富而深刻,以西柏坡为核心,延伸至狼牙山、雄安新区(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正定等地,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学习教育网络。
在狼牙山,学员们追寻五壮士的英雄足迹,攀登险峻山峰,感受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种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后勤党员干部,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忠诚与担当融入日常的物业服务、能源保障、校园安保等工作中,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在“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特别是途经白洋淀这片革命的水域,学员们不仅回顾了雁翎队水上抗日的传奇,更亲眼目睹了国家重大战略的生动实践。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的高标准、前瞻性设计,让负责校园规划与基建的学员们深感震撼,对如何建设绿色、智慧、和谐的现代化校园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走进冉庄,蜿蜒曲折的地道网络,无声诉说着人民战争的智慧与力量。这堂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课,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后勤工作同样需要紧密联系广大师生,依靠师生、服务师生,才能筑牢校园安全稳定的“地下长城”。
在正定,学员们追寻领袖足迹,感悟其扎根基层、实干为民的优良作风。这里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活化,启发了后勤管理者们在校园环境整治、历史建筑维护与文化氛围营造方面的新思路。
三、 学思践悟赋能发展:高校后勤队伍的使命担当
此次西柏坡培训基地承办的培训,不仅是一次深刻的西柏坡党性教育洗礼,更是一次高效的履职能力提升。它将厚重的革命历史与鲜活的时代发展相结合,将党性锤炼与业务提升相融合。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地感悟,学员们普遍感到收获巨大: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增强了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深植根心中,明确了高校后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好师生、保障好育人中心工作。
奋斗精神充分激发:“两个务必”的告诫言犹在耳,激励大家在面对后勤改革发展的困难挑战时,永葆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履职能力得到提升:从革命先辈的智慧中、从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建设的成就中,汲取了管理智慧、创新思维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对提升后勤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水平有了更多信心和举措。
此次西柏坡之行,是一次寻根之旅、铸魂之旅、赋能之旅。武汉高校总务后勤系统的党员干部们,将把这次西柏坡干部培训的丰硕成果——宝贵的西柏坡精神、学习到的先进经验、激发出的干事热情,转化为推动高校后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务实的的工作作风、更加精湛的业务能力,投身于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平凡而重要的岗位,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师生期盼的高校后勤优异答卷,为武汉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加坚强可靠的服务保障支撑。
(作者: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