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柏坡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西柏坡

针线织初心,风骨见担当:西柏坡“红毛衣”里的永恒教育课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16 08:57:51 浏览量:

西柏坡培训基地,西柏坡干部培训

在太行山麓、滹沱河畔的西柏坡,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新中国破晓前的壮阔史诗。正是在这些朴素的农家小院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以无数动人细节,书写了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今天,西柏坡培训基地以这片红色圣地为课堂,将深厚的历史积淀转化为滋养新时代干部的源头活水,赋予西柏坡干部培训以穿透时空的生命力。

走进西柏坡培训基地的现场教学点,一件“红毛衣”的故事总是令人动容。寒冬时节,毛泽东主席的警卫员李银桥之妻韩桂馨,眼见主席身上那件旧毛衣早已磨破了袖口。怀着对领袖的敬爱与心疼,她默默收集零散旧毛线,亲手拆洗、精心染色、千针万线,终于织就一件御寒的新衣。当韩桂馨将这件饱含深情的“红毛衣”呈给主席时,主席深受感动,开口第一句话却字字千钧:“小韩啊,你花了多少钱?公家可不能报销,要从我的津贴里扣。”这件凝聚着人民情谊的“红毛衣”,主席珍视地穿了很多年。

这则发生在西柏坡干部培训核心区域的故事,其教育意义远超事件本身。它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人民领袖严于律己、公私分明的崇高风范。在决定民族命运的紧要关头,领袖们生活简朴至极,却对纪律红线抱有近乎严苛的坚守。主席面对“红毛衣”时首先想到的是公私界限,是对制度规则的敬畏,是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纪律最生动的诠释。这份“较真”背后,是融入血脉的廉洁自律,是对权力来源最清醒的认知——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丝一毫都不能用于个人私利。

同时,“红毛衣”更是党群、干群之间鱼水情深的温暖见证。韩桂馨的“悄悄”收集与“千辛万苦”的编织,是人民群众对党朴素而炽热的爱戴;主席坚持自费,则是党对人民深情的郑重回应与对群众利益的绝对尊重。它无声地昭示:真正的力量,源于与人民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最高的荣誉,莫过于赢得民心这份最厚重的奖赏。 在西柏坡培训基地的课程设计中,这件“红毛衣”被赋予了深刻的现实启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唯有永葆这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纪律的敬畏之心,才能筑牢执政根基。

如今,西柏坡干部培训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构建起融专题讲授、沉浸体验、情景互动为一体的特色教学体系。在领袖旧居前,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旁,当学员们聆听“红毛衣”的细节,触摸历史的温度,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便油然而生。基地的教学目标始终清晰:锤炼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其宗旨意识和纪律观念,让“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灵魂之问,成为每一位参训干部心中永恒的回响与行动的标尺。

一件“红毛衣”,针脚里织就的是共产党人纯洁无私的初心本色。西柏坡的灯火虽已远去,但其中蕴含的廉洁风骨与为民情怀,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西柏坡培训基地的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信仰的淬火。当我们从“红毛衣”的微光中汲取力量,方能深刻理解“赶考”之路未有穷期。让这“红毛衣”所承载的自律精神与为民情怀,成为照亮新时代干部前行道路的永恒明灯——这,正是西柏坡干部培训赋予每一位学员面向未来的宝贵财富与庄严课题。它不仅仅是一件旧物,更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教科书,无声地教导着每一代共产党人:民心所向,是事业成败的最终衡量;纪律如铁,是守护初心的不二法门。

西柏坡培训基地 陈老师

针线织初心,风骨见担当:西柏坡“红毛衣”里的永恒教育课-走进西柏坡-西柏坡培训基地【官网】_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_西柏坡红色传承干部培训学院-西柏坡培训基地【官网】_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_西柏坡红色传承干部培训学院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