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柏坡,仿佛踏入一部厚重的革命史诗:低矮的土坯房曾承载着决定中国命运的决策,简陋的作战室中,电报声如历史的脉搏在跳动。这里,不仅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更是淬炼当代党员干部精神品格的西柏坡培训基地。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赶考”精神从未远去,它正呼唤着每一位学习者以“勤学不辍、深查不怠、实改不松”的执着,完成新时代赋予的答卷。
勤学不辍,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思想伟力。 西柏坡时期,在战火纷飞与百废待兴的交织中,领袖们仍手不释卷。毛泽东同志在指挥千军万马之余,于小小煤油灯下,用深邃思考照亮革命前路。西柏坡培训,正是引导我们触摸这份滚烫的学习热忱:在中共中央旧址的斑驳印记前驻足,在纪念馆的珍贵文献中沉思,在专题课堂的深度解读中升华。每一次对“两个务必”的重温,都是对精神防线的加固。唯有将学习内化为如呼吸般自然的习惯,方能在风云变幻中保持战略清醒,掌握克敌制胜的看家本领。
深查不怠,于自我革命中擦亮初心本色。 西柏坡时期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其伟大不仅在于描绘了建国蓝图,更在于向全党发出了永葆革命性的警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警示,穿透时光,在西柏坡培训基地的每一次党性剖析中回响。学员们在此直面内心:对标革命先辈的纯粹信仰与无私担当,深刻检视思想尘垢、作风短板、能力弱项。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熔炉中反复淬炼,才能让初心历久弥坚,使作风永不褪色。
实改不松,以赶考姿态砥砺奋进担当。 “进京赶考”的号角从这里吹响,其精髓在于将蓝图化为现实的执行力。今天的西柏坡培训,核心在于点燃行动引擎。它引导学员将学习成果、剖析心得,精准转化为破解现实难题的锐利武器:如何在基层治理中创新路径?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精准发力?如何在新征程上永葆“赶考”的清醒与坚定?培训不是终点,而是实干的新起点。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整改措施落在实处、见于成效,才能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西柏坡的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勤学、深查、实改”的密码。选择西柏坡培训基地,就是选择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一次赋能未来的实践锻造。
让我们踏上这片圣地,以勤学点亮信仰之灯,以深查锻造纯洁党性,以实改扛起时代使命。在革命熔炉的淬炼中,锻造出无愧于西柏坡荣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以永不懈怠的“赶考”姿态,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西柏坡培训基地 陈老师